欢迎来到小芳学习网!

关于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汇总】

幼儿教育 时间:2021-10-02

【www.donglinxiaofang.com--幼儿教育】

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一

关于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汇总】

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1.农村基层队伍建设教育与管理比较滞后国内的农村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快,也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而且很多农村党员已经从纯农业生产与单一的集体经营中分离出来,导致原有的党员活动方式与新生产经营形式并没有相适应,也难以做到按时交纳党费和面对面的民主生活会等规定。因此,党员集体活动的开展比较困难,时间和人员都难以集中、到齐。而且党员干部之间思想不一样,沟通比较困难,党内生活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只限于形式,导致党支部和党员出现了思想断层,难以落实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2.农民工流动管理方式没有适应其自身特点近些年来,乡镇会统一负责农民工流动的管理,但是其党员组织设置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农民工党员跨地区与频繁流动的需要。党组织很难对农民工流出地、农民工在流入地的思想状况与行为表现等进行掌握,导致党员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以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也难以为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权利提供保障,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另外,管理理念比较传统,无法适应基层党员现状。重视管理和义务,却轻视服务与权利,强调对党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而没有很好地为党员的服务与权利提供保障。

3.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如何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不完善首先表现在村级其他组织的不健全,如妇代会、团支部等等。很多组织都是形同虚设的。其次就是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尤其是村干部实行的是不脱产管理,而且工资待遇并不高,干部没有较强的敬业意识,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然后就是村民主制度并不健全,使得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没有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与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的教育与培训要根据培训基层党干部与党员的相关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教育与培训。在干部方面,主要内容就是经济管理和法律政策之类的知识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抓发展、谋发展以及服务发展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要从实际出发,培训方式可以有讲座、研讨会、专家辅导和培训班等等。而在广大党员方面,应该针对其实际现状而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以保持其先进性,促进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和农民夜校的作用,加强其农村实用技术与法律政策教育,提高其科技、政治与文明素质,推动他们成为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优化农民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与文化结构,提高其能力与素质等等。

2.加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带头人,根据农村人才缺乏的现状,应该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工作。而且还要结合农村换届选举与农村综合改革来进行,从而促进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并为其提供很多好方法与好经验。另外,还要建立一个激励、关怀与帮扶机制,特别是对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以及基层干部给予多些关怀与爱护,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还要为他们的基本权利提供保障。

3.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进行不断创新要对其他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与推广,构建新型组织体系,其中主体为村党组织,骨干为产业党支部,基础为专业党小组。要适应在改革之后提出的农村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要求,对农村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加大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力度等等。

三、结束语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努力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二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提高活动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结合我镇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对一些镇街的调研,现就农村基层党建主要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及对策如下。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为基层组织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诸如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五好支部创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三项制度”的实施等。这些政策和举措的实施,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纷出现,农村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子建设上

1、选书记难。一是个人综合素质整体上达不到“能人治村”的要求。一些干部往往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上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足。二是具备条件的不愿意干。尽管村级负责人的工资待遇等近年来明显提高,但村级行政区划扩大和村级事务的逐年增多,村支部书记仍然感到他们得到的报酬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比例,加之现在群众工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有时候即使是为群众办好事,但也未必能得到承认和理解。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

2、配班子难。一是由于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因此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二是选举出来的干部各方满意度不高。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等影响,同时受干部的结构、选举条件(如:年龄、文化、性别等等)的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有的人动机不纯,从当干部那一天起就不是想如何为群众办点实事,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家致富,或者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3、管干部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造成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一是由于决定某个村干部能不能干的主要是是群众,党委政府对其任免决定权严重削弱。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宁愿得罪上级而倒向群众,一些政策的落实就会遇到来自村干部自身的阻力。二是当前农村的工作形势、环境都不大好,村干部压力大,工作量大,待遇上感到又不平衡,因而对工作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村干部见到利益就容易产生私心,处理问题时有失偏颇,缺乏公平;也有的缺乏气度,心胸狭窄,工作时只想到自身、家族和小团体利益。

(二)队伍建设上

1、支部缺凝聚力。一是大环境使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这种转变中速度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方法老一套,缺乏活力,成效不显著,很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组织建设中来。二是小环境决定。当前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面不广、力度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社会发展转型中村干部各方面素质跟不上,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群众求干部甚至不如干部求群众的时候多。

2、党员缺先进性。受经济观念转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专注于自己发家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普通党员自身的优越感、荣誉感不强,和一般群众相比没有什么优越感,他们担心发挥模范作用影响自己致富。有能力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农村的党员大多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无力发挥带头作用。农村党员政治出路窄和享受权益相对少,致使主动要求入党的少,依靠分指标、下任务被动入党的较多,农村党员发展的家族化程度日益明显。

(三)活动开展上

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一是无人组织。村干部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对农民、党员的管理约束力减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二是无处开展。目前的村级组织中50%以上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三是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成本不断增加而经费的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四是无心参与。部分普通党员对参加活动没兴趣,认为参加组织活动没有意义;有的村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在外务工经商,有时党员大会一年也难开上一次。

(四)制度建设上

近年来,围绕党建活动各级都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不仅有而且全,但是坚持的不多、落实的不够。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大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落实到位的太少了。一是有的制度标准定的太高。不要说普通农村党员,就是党员干部也做不到。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这些党员之所以没有职务、没有外出务工经商,应当说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不足,设岗定责往往形同虚设。二是有的制度千篇一律,不切实际。好多是上级在办公室统一制定好下发的,根本不考虑基层的实际和差异。三是缺乏落实制度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相应的监督措施。村级组织目前以自治为主,受农村党员综合素质低、经费不足、监督机制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制度落实起来往往流于形式,负面效果不可低估。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114”工作法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首先理清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结合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紧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主题,查找缺点、抓住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即按照“114”的工作思路,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其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面小康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必须坚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提升基层组织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发展,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步仍然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是推动组织创产业、党员创事业、群众创家业,解决农村各类矛盾的枢纽,也是搞好民生党建的物质基础。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将组织建设融入到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

(二)必须紧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主题,提升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核心环节。进一步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公平、公开、公正执行好各项惠民措施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影响力、感召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民生党建关键要素。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将组织建设融入到不折不扣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中,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才能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组织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能力。

(三)必须增强基层党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只有和经济建设等有机融合,才能使基层组织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才能彰显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才能够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反之,经济建设等只有和基层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才能取得更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才能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深刻把每一个支部的建设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行对照检查,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查找缺点、抓住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实现全面提档升级,使农村基层组织呈现新面貌,展现新形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取得新的成效。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问题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内容农村基层党建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一起抓

发展是第一要务,党建是第一责任。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当前特别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结合本村(社区)的实际,搞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二是要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土地适度集中,积极引进大户经营,引导农业规模化生产;三是要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要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原产地注册商标,增强产品的安全、绿色、生态、环保要素;五是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农业文化产业等;六是要主动积极配合上级搞好在本地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

(二)坚持普遍推进和重点突出一起抓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建活动多、任务重、要求高,能够承担党建工作的人员少的现状,既要在面上全面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又必须在点上有所突破,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契机,按照查找缺点、抓住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特别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针对村级行政区划大幅度扩大的现状,必须进一步了解、熟悉本村(社区)居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尽最大程度掌握每个家庭的实际状况,为开展好农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理清各项工作任务,搞好统筹分工,分清主业与副业,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应付性;三是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务,要主动通过村民代表、支部大会、村委会等讨论决定,通过党务、村务公开栏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公示;四是要以身作则,不与民争利,敢于打破小集团利益,积极化解村民之间的各类纠纷,公平、公正处理各种民间矛盾,不断提高村级组织和两委成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五是要结合实际,在党的建设的某个领域做实、做亮,以群众和普通党员认可为前提、已取得实际效果为标准,做出一个有较高知名度的党建亮点。

(三)坚持在职培训和后备培养一起抓

针对当前村干部选择渠道窄、年龄偏大、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的现状,必须坚持在职村干部的培训和后备村干部的培养一起抓,统筹兼顾,扎实有有效地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加大对在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完善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加大培训投入,组织农村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以达到效仿、借鉴的目的。二是高度重视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培养链。对后备人才的选配方式、配备比例、培养使用等进行创新,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能担重任的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切实解决部分村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能力偏低、后继乏人等问题。三是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适度增加数量,达到每村两名以上;完善奖励机制,通过增加经济待遇,干部提拔的优先条件等,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使之成为像到城市、城镇就业一样成为一种常态。

(四)坚持制度完善和贯彻落实一起抓

如前所述,近年来各级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制定了有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了不少要开展的活动,但能够被很好执行落实到位的很少、效果明显的不多,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采取的对策也应是多维的。一是要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政策执行可行性。要通过大量的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要求合理、基层接受、群众满意的制度。二是要精简活动项目,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尽量减少地方性的党建活动,不任意扩大活动对象,不随便提高标准要求,以结合基层实际、创造性落实活动精神为重点,使每一项党建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要求、起到效果。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要顺应村民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发挥好各村级机构的职能,实施“组织权、表决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离,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四是要探索新机制,提高村干部的积极性。坚持和适度提高“一定三有”的激励保障机制的水平,解决好村干部特别是“带头人”的后顾之忧;探索试点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模式,缩小各村的社(组)规模。

本文来源:https://www.donglinxiaofang.com/youjiao/11524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