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芳学习网!

中国的一带一路是谁提出来的

倡议书 时间:2018-07-03

【www.donglinxiaofang.com--倡议书】

一带一路是谁提出来的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

(1)“一带一路”的由来。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同样,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大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3)“一带一路”建设中将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二是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三是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四是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4)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共建“一带一路”,将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合作方向。“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合作方向有三个,分别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合作方向有两个,分别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

二是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将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三是推动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要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尽早建成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达到一个新水平,彼此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使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一带一路”:共享共建成果

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金秋时节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今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关注,一系列早期成果受到高度评价。

一年多以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已得到沿线60多个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广泛支持。各国视“一带一路”为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契机,积极同中国合作,把握发展机遇,丰富合作内涵。在各方推动下,“一带一路”已收获一系列早期成果:中国—俄罗斯同江铁路桥开工建设,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瓜达尔港东湾快速路建设项目建设顺利。交通、物流、信息通道、国际航线等互联互通项目进展迅速。同样进展迅速的还有中国同中亚一些国家的电站合作项目,在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等国的工业园区合作项目,等等。

“一带一路”的成果看得见,也摸得着,受到广泛欢迎。深入中亚、中东、欧洲、东南亚、南亚……本报记者采访沿线各国民众、企业、政府官员,全面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在人们心中触发的律动:在路边摆摊的老挝村民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国参与修建的大桥通了车,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在非洲援建工程忙碌的中国企业员工,同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两位荷兰“80后”年轻人心怀好奇与敬畏地自驾穿越丝绸之路……世界上最长的两条经济大走廊、文化大长廊,由此走出历史,重新出现于现代文明的新版图。

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的观察、思考与理解日益深化。从去年人民日报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到不久前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的媒体领袖圆桌会议,“一带一路”都是讨论的重要话题。国际舆论场上,赞叹“中国机遇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充”“中国提出的倡议将给沿线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声音日益响亮。通过“一带一路”,世界对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瞩望“一带一路”建设,共识在汇聚,机遇在延伸。中国以切实的行动致力于同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共同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真诚期待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onglinxiaofang.com/xiezuo/21659.html

推荐内容